第一部分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目标与标准
(一)培养目标
教育学学科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全面的教育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研究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能力,胜任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培训、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学位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及《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了《教育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2021版)。标准规定,所有申请教育学硕士学位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且修满规定的学分,熟练掌握教育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并取得科研成果,学位论文通过校内外评阅与答辩。所有申请者具备从事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培训、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二、基本条件
(一)培养方向
1.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有高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发展等研究方向。
2.比较教育学:主要有东北亚区域比较、院校比较、国内外教育政策比较等研究方向。
3.高等教育学:主要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等研究方向。
4.教育技术学:主要有教育技术学理论、数字媒体技术、智能教育、知识过程与知识系统等研究方向。
5.外语语言教育学:主要有外国语言教育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外国语言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外国语言教学艺术、教学评估,现代外语教育理念、课程设计与评价等研究方向。
6.体育教育学:是以体育教学、科研的理论方法与体育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二)师资队伍
现有硕士生导师46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8人,拥有博士学位者7人。近五年,导师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和教育科研课题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院校比较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三)科学研究
加强对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基金、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等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与论证工作,激发教师学术研究热情和学术创造力。本年度学位点共获批教育科研项目8项,科研经费7.8万元。
(四)教学科研支撑
建有“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团队”(省内唯一),校外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2个(大庆教师进修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并与大庆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教育学院密切合作开展教学实践,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新实施“课程+研究+实践“的多方协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学硕士的培养质量。
(五)奖助体系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开展公平、公正的各级各类评选。奖助学金覆盖面广,奖助力度较大,为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注重公平,资助研究生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注重奖优,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研究、积极进取;“三助”津贴注重酬劳,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贫困生奖学金”注重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三、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
1.加强招生宣传。通过官网、公众号等现代传媒推送研招宣传信息。同时,针对生源较集中的高校齐齐哈尔大学和大庆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进行定点直投,实现精准宣传,吸引更多应届毕业生报考。
2.选拔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招生制度,严格按照学校在研究生命题、复试、录取等招生环节的要求开展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
3.选拔方式科学客观。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取科学规范的选拔方式,确保生源质量。在对考生德智体基本情况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综合方面的考核。
(二)思政教育
1.传承大庆精神育人。形成“主导教育、感染教育、养成教育、延伸教育、导向教育”的大庆精神育人模式。组织大庆精神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2.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
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学科发展、行业需求更新课程内容,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研究方法类、学科前沿类、学科交叉类和双语类等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
2.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制定详尽的课程教学计划和完备的教学大纲,广泛开展教学交流和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立院级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导组,开展教学督导、检查和评价。
(四)论文质量
1.论文选题符合培养要求。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和教育教学实践,反映教育学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或难点问题。
2.学位论文实行全过程管理。紧盯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论文评阅、答辩等关键环节,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权责,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发挥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规范考核内容、形式与程序,提高考核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质量保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立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学位授予标准、培养方案制定、导师遴选、招生资格审核、学位授予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成立了院级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导组,负责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教学督导、检查和评价;配备了专职研究生秘书,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保证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开展,制订了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学位授予细则、研究生管理规定、导师评聘管理办法、研究生综合考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第二部分 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一是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发展不平衡,有的力量强一些(如高等教育学),成果多一些;有的力量弱一些,成果少一些;二是学科特色不明显不突出。高等教育学方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保障”等领域,尚未形成社会影响力,比较教育学和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研究刚刚起步。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是严重缺乏专任教师,尤其是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学科现专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7人,比例为14.89%。据《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要求获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教育学学科整体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21位。二是个别二级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和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学科缺少高水平、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一是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不足;二是缺少学术专著;三是无国家级科研或教学成果奖,且个别二级学科无省部级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
四、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一是参加教育类国际学术会议的教师较少;二是本学科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较少;三是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较少。
五、服务能力较弱
社会资源开发不够,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和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均有待提升。
第三部分 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建设高水平导师团队
按研究领域、方向形成导师团队,并根据学科方向的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充分发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团队”的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导,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导师梯队。各学科方向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梳理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重点,在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学术交流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科队伍。
二、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通过紧密对接学校实施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用足用好学校的相关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高水平师范大学进行重点攻关,加大走访和宣传力度,将人才引进任务分解到学科方向负责人。力争在2022年,至少引进1名博士或2名硕士作为专职教师。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优化、凝练学科方向布局,围绕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聚焦工程教育,聚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工科类高校教师发展、大庆精神办学育人等问题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与教育科学研究。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对重点学科方向导师团队进行持续稳定的支持,加强对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基金、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等的组织申报与论证工作,催生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四、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一是各学科方向每学期应组织不少于2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具体形式可以是专题讲座、学术研讨、课题论证等。二是各学科方向每学期应组织不少于1次的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的知名学者、高级别期刊主编等专家围绕学术前沿及学科发展热点作专题报告和短期课程讲授。三是资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四是举办教育学研究生学术分论坛活动,创设“研究生学术交流月”活动,打造学科品牌、提倡优良学风、浓厚学术氛围、增强科研意识。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五、提升服务能力
落实我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认真研究落实“提升工作执行力、激发办学新活力、打造竞争硬实力、催生发展强动力、发掘办学新潜力”的总要求,提升服务学校中心工作能力。深化实践育人,开展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提升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输送更多基础扎实、业务精良的教育工作者,提升服务社会教育事业的能力。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22年3月30